Thursday, October 1, 2009

聊“评”《沧浪之水》


经不住九月、三峡诸君评点的诱惑,三日两夜,一气读完了长篇小说《沧浪之水》,读完了,就也想说点儿什么。发发感慨而已,并非要做正儿八经的文学批评的勾当,也没有那个资格和底气。可开线出贴,总得有个标题,于是便斗胆用了个“评“,非是俺刻意误导,诸位勿怪。

既是看故事,便是局外人。所谓“局外”者也,是说俺也和龙潭许多网友一样,早已脱离了中国的现实。所以夫子的感慨,也是局外人的感慨。龙潭之上,也有诸多置身局内的网友,读后感触自然又别是一番滋味。为生存计,且莫为夫子村言所误。

故事以丧事开篇,又以焚烧古人先贤的肖像祭坟作结,似乎大有深意。被埋葬、焚烧和开祭的,并非是“我的父亲”,而是中国知识分子的良知、清纯、和以天下千秋为己任的操守情怀。

作者象剥葱头一样,一层一层地、残酷地演绎着一个读书人的文化、道德人格如何被撕碎、吞噬。故事表面上看,是个喜剧,而实质上是个悲剧,时代与民族的悲剧。

大多数读书人恐怕都已迷失于为了生存和好日子而忙碌的“狗人”的勾当,不再有良知和人性可言。若非自愿早日“出局”,俺心里那点儿作为农民之子的良知恐怕也早已扭曲、销尽了,成了“猪人”“狗人”,或是成了心如止水、在棋盘上消磨生命的闲人。

池大为在“到了那个份上”之后,尚存有那么一点儿良知,可谓万幸。可这点子良知到底能支撑多久?原以为“说了算”时能够做点事情,可“出师未捷身先死”,一方面开始了“合法合理地”捞钱,另一方面深切感到自己身内来自先贤的血液在冷却、倒流,终于明白了“欲为不能”的悲凉和绝望。

孔子死了,死在中国的九十年代。

2005.9.14.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附注:《沧浪之水》,作者阎真, 湖南长沙人。198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,1988年获湖南师范大学文学硕士学位。现为中南大学文法学院副教授,中国作家协会会员。他的长篇小说《曾在天涯》(海外版名《白雪红尘》)1995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,《沧浪之水》是他第二部长篇小说。

连载网址:http://cul.sina.com.cn/liter/214.html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